花開落滿地,,正是春耕時。伴隨著春雨的到來,,新安村村委以黨建為抓手,,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為引領,,建立“群眾點單、實踐站接單,、志愿者上門服務”的志愿服務新模式,,緊扣民需開展愛心助農(nóng)活動。3月31日,,中沙鎮(zhèn)新安村組織志愿者把志愿服務送到田間地頭和為民服務一線,,幫助脫貧戶黎良海解燃眉之急。
脫貧戶黎良海家里5口人,,3個小孩讀書,,家里只有夫妻二人,年紀已經(jīng)50多歲,,今年種植水稻2畝多,,八角10來畝需要矮化、放肥,,玉桂10畝需要收割,,眼下正是春耕好時節(jié),脫貧戶黎良海很是著急的說:“我們年紀大,,勞力有限,,如果不搶抓這個時機耕種,就錯過夏季豐收,,該怎么辦,?”這時候黎良海想起了村委近年來隨處可見的“志愿紅”,于是夫妻倆通過村委志愿服務站點向村實踐站發(fā)起了點單,,新安村村委接到黎良海的點單后,,上門了解清楚情況,并組織志愿者上門為其插田,,提供服務,。
志愿者們在田間幫助黎良海戶搬運秧苗,拋秧苗,,呈現(xiàn)出一幅忙春耕,、助春耕的美麗畫卷。
文明實踐助春耕保夏收,,志愿服務顯真情,。自2022年1月以來,新安村通過開展“群眾點單,、實踐站接單,、志愿者上門服務”模式,,實現(xiàn)“民呼我應”,打通服務群眾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,目前新安村接到群眾點單約30件,為群眾提供法律援助,、農(nóng)技培訓,、扶危濟困、扶殘助殘等幫助約10來件,,充分體現(xiàn)新時代志愿者將“志愿者提供什么,,群眾享受什么”的傳統(tǒng)志愿服務模式轉變?yōu)椤叭罕娦枰裁矗驹刚咛峁┦裁础?,有效打通了文明實踐供需通道,,讓志愿服務活動更貼心、更暖心,,也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,、獲得感。(黃麗玲)